钢带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上的莫尔条纹形成原理。当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以一定角度放置时,两者上的线纹会相互交叉。在光源的照射下,这些交叉点附近的小区域会出现亮带,这是由于黑色线纹的重迭导致遮光面积小,挡光效应弱,进而光的累积作用使得该区域光线增强。而远离交叉点的区域,随着两光栅尺不透明黑色线纹重迭部分的减少,不透明区域面积逐渐变大,即遮光面积逐渐变大,挡光效应也随之变强,因此这些区域的光线透过量减少,呈现出暗带的效果。
读数头在刻度尺上移动时,尝贰顿发出的光线经过聚光透镜准确照射刻度尺,光线穿过光栅的狭缝后,衍射至读取头的光电池上,从而在探测器平面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些条纹随后被光电传感器捕捉并转换成正弦波变化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整形处理后,可得到两个相位差为90度的正弦波或方波信号。这一系列转换过程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处理和分析使用。
钢带光栅尺,也被称为线性编码器或光栅尺,是一种高精度的位置检测装置,基于光栅光学原理进行工作的测量反馈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准确测量直线位移的工业领域。这种设备的核心技术在于它能够将机械位移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进而实现对运动部件位置的准确定位与控制,由不锈钢制成的长条形尺子,上面刻有光栅线,其材料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测量精度。
读数头包括光源、透镜、光栅板(指示光栅)、光电探测器等组件。光源发出的光透过透镜聚焦后照射在指示光栅上,然后通过光栅板上的光栅线与尺身上的光栅线相互作用产生莫尔条纹,光电探测器则负责将接收到的光强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电子处理单元可用于处理来自光电探测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便于控制系统使用的数据格式。
钢带光栅尺的特点与优势:
高精度:由于采用了光栅技术和电子处理手段,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
非接触式测量:读数头与尺身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减少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抗干扰能力强:相比其他形式的位置传感器,如磁致伸缩式传感器,光栅尺对外界电磁场的干扰较为免疫。
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定制不同长度、不同分辨率的产物。